歲末年初,登錄電商網站,下單智利車厘子,為元旦、春節的餐桌添一份新鮮水果——對中國消費者來說,這樣的“車厘子自由”近幾年變得越來越平常。但東航物流最早參與智利車厘子項目的員工之一、時任東航快遞總經理助理的方洪依然記得,2013年用全貨機包機直運概念去智利破冰時面對的冷遇:“在當地酒店開了整整6天推介會,智利水果商都說‘不可能’。”
東航物流幫助智利水果走向中國消費者(錢擘/攝)
從智利到上海,從南美到東亞,地球上相距最遠的兩端。智利的水果商擔心,一整架包機、上百噸車厘子跨越兩萬多公里抵達中國,東航物流未必能保障好,一旦市場反響不佳會長期影響產品聲譽。中國車厘子的成熟季在春天,而在歲末年...
詳細>>
2010年,俄羅斯空橋貨運航空公司想在鄭州開通一條國際航線,公司代表來到鄭州機場考察貨運保障情況。那時,雷紅麗是鄭州機場國際貨運業務負責人,被指派負責接待和宣傳介紹。因為手頭確實什么資料也沒有,她只能與團隊成員一起加班兩天兩夜,硬湊出了一個演示文檔的內容。
在向空橋航空代表介紹鄭州國際貨運情況時,雷紅麗心里有點兒發虛。好在準備充分,空橋航空代表被鄭州機場的誠意打動,決定再次考察。但當3個月后空橋航空的核心團隊到庫區參觀時,看到只有空蕩蕩的倉庫,代表們還是搖了搖頭。
“那時他們覺得鄭州的地理區位是很好的,貨物從這里集散到各地很方便。但是一看到我們沒有貨源,只有一個空蕩蕩的倉庫,沒有保障...
詳細>>
今年3月30日,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產房里,一對龍鳳胎出生了。他們有兩個可愛的名字,一個叫蘋果,一個叫櫻桃。
與他們同時“出生”的,是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達瑪溝鄉古勒鐵日干村的2400棵櫻桃樹和硝爾哈納村的5430棵蘋果樹。
藍天蘋果種植示范園
藍天櫻桃種植示范園
正值樹苗栽種的關鍵階段,民航駐村工作隊隊員吳健的愛人恰好到了臨產期。南疆土地升溫極快,如果不按計劃及時栽種,樹苗就有脫水死亡的風險。權衡之下,他帶著電腦和手機進入陪護產房,遠程辦公,協調栽種工作。從那一天起,他守候著屬于自己,和屬于大家的“蘋果”與“櫻桃”。
民航駐村工作隊隊員吳健的龍鳳胎
這是西南空管局在兩村...
詳細>>
“5年建成一座國際樞紐,你可能是在開玩笑。”德國大使館一名工作人員笑著對前去招商的王倫茂說,“柏林勃蘭登堡國際機場2006年就動工了,現在還沒有投運呢。”為北京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忙碌奔波的這10年,王倫茂沒少面對這樣的“懷疑”。從一名招商青年成長為新航城公司主管招商的副總經理,他那張“說得好聽”的規劃設計圖,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2012年底,已經有8年招商工作經驗的王倫茂被北京亦莊臨空產業部派到大興區政府機場辦公室,協助大興區開展大興機場與臨空經濟的規劃籌備工作。從高樓林立、產業聚集的亦莊寫字樓開車40分鐘抵達大興區禮賢鎮祁各莊村時,王倫茂“傻眼了”。村東頭一座三層小樓,掛著“大興區北京新機場...
詳細>>
《漠河舞廳》的故事背景離祝英松的父輩并不遙遠。1987年的那場大火之后,漠河在災難的陣痛中等待重振。在一位當地親戚的介紹下,祝英松的父親決定從江西老家前往這座中國最北端的縣城尋營生。
上世紀80年代,那些做眼鏡生意的南方人都很好認。他們會隨身背一個木箱子,里面整齊地碼放著各式各樣的鏡框和鏡片。祝英松的父親就這樣踏上了北上的列車。
不記得輾轉顛簸了4天還是5天,火車終于抵達了漠河。父親兜里沒錢,租不起商場鋪位,就在路邊擺攤。冬天動輒零下四五十攝氏度的氣溫讓他著實吃了不少苦頭。
像很多做小生意的南方人一樣,父親腦袋靈光又肯吃苦,賣眼鏡逐漸攢了些錢。后來父親就把生意從街頭做進了商場,貨品從...
詳細>>
袁圓是一名軍嫂,丈夫是部隊軍醫。2014年3月袁圓入職浙江長龍航空后成為地服部值機員。
袁圓在服務旅客
“說起我為什么要入黨,這里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我的丈夫,他是一名部隊軍醫。有一次探親,他剛好訓練回來,我發現他襪子和腳黏在一起都脫不下來,需要用剪刀慢慢剪開。在我的逼問下,他才微笑著告訴我那是徒步行軍一周幾百公里跋山涉水造成的。他身為軍醫,就是要在戰士們休息的時候給他們處理,等到休息完了又要繼續行進,軍醫一樣不能掉隊,所以很多時候就來不及顧及自己。我想醫生就已經如此辛苦,那其他戰士更是不言而喻。他和部隊戰士們的奉獻精神深深感染了我,那一刻我認識到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靈魂深處感悟到了...
詳細>>
虎年伊始,廈門航空在機上餐食方面的一項革新,在業內外引起了不小的波瀾——他們攜手米其林三星餐廳泰安門上海創始人Stefan Stiller主廚,打造頭等艙定制菜單,推出“摘星綺旅”餐酒服務,將米其林星級餐廳般的極致體驗幾乎原汁原味地“復制”到了萬米高空之上。
廈航為旅客送上極致餐飲服務
這對于廈航空廚團隊的年輕成員關懿芩來說,不啻于美夢成真。時間回撥到7年前,彼時還是職場新人的關懿芩,乘坐公司新開通的歐洲航線航班到丹麥旅游。在童話之城哥本哈根,她體驗了曾5次被評為世界最佳的米其林三星級餐廳——Noma餐廳。她被其出色的空間設計、無可挑剔的美食、顛覆傳統的藝術性和前衛性,以及倡導可持續性和對自然世界的...
詳細>>
時隔十多年,扎西達哇依然記得2009年8月1日早上的情形:從西寧飛來的飛機計劃11時落地,可還沒到8時,身為機場管理部場務員的他就已檢查完一遍跑道,和同事早早等待機坪上,仰著脖子,凝望天空。那一刻,時間仿佛靜止,微風掠過草原,猶如綠色的火焰在燃燒。
“終于可以坐上‘鐵家伙兒’了!”扎西達哇在心中由衷地贊嘆。1983年,扎西達哇出生在腳下這片玉樹巴塘草原,是個地地道道的康巴漢子。頭發黝黑,膚色古銅,微笑時有些許羞澀。
玉樹機場
扎西達哇與玉樹巴塘機場的緣分,結識于2007年5月機場奠基儀式。彼時,...
詳細>>
盛夏時節,走進南寧機場貨站,總有一種特殊的味道,讓喜歡它的人愛不釋手。那是來自亞熱帶的“水果之王”榴蓮的味道。
陳甫強和家人是榴蓮的忠實粉絲,每年5月~8月的榴蓮季,必定會買幾顆來嘗鮮。對于怎樣挑選榴蓮,他有著自己的心得:有裂縫,一般能保熟。但是,每次打開芒刺后,果肉拿著黏糊,吃著綿軟,味道是甜,但偶爾附帶一股酒味,這奇妙的感覺讓他一度以為這就是榴蓮本身的風味。
今年5月13日,對于南寧機場貨站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陳甫強來說,是一個“大飽口福”的日子。一批泰國榴蓮搭乘天津貨運航空HT3828航班,經過2小時的飛行抵達南寧機場。這是南寧機場進境水果指定口岸獲批后迎來的首批進口水果。
進境水果...
詳細>>
不到內蒙古,不知天地之大。
這里是祖國北部邊疆,自東北向西南斜伸,是我國總面積排名第三的大省區。東西2400公里的距離,讓內蒙古的經度橫跨了28度52分——換句話說,從內蒙古的最東端到最西端,地理時差約2小時;而從內蒙古最西端的額濟納旗,自駕前往最東端的鄂倫春自治旗,最短公路距離約2950公里,比從北京開車到海口還要多出近400公里。
內蒙古的大,從事石油相關工作的聶先生深有體會。自2008年從陜西來到內蒙古起,他已經在這里生活了14年。“這10多年間,內蒙古的變化太大了。尤其是民航的發展,讓我們的出行舒適、安全、方便了很多”。
作為能源大省,內蒙古擁有豐富的煤炭、稀土、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多年來,...
詳細>>
滿目蔥郁的山坡上,一道山泉潺潺流過,一群羽翼豐滿的河田雞、黑鳳雞、青腳麻雞優哉游哉地踱著步,不時飲水啄食——這幅恬靜美好的畫面來自羅威和妻子的抖音直播間。不遠處,他剛剛用手機下單了一趟無人機快遞配送,不一會兒,一架無人機便緩緩降落在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黃石村春田農場門口的無人機機坪上。羅威將自家的土雞、土雞蛋打包裝上無人機,發往鎮上的物流中心。這些大山中的農產品將從那里被送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的餐桌上。這段最初、也最難走的20多公里山路,無人機只需飛行10分鐘左右,用時是人工運送的約1/4。
羅威使用無人機配送農場產品(楊曉明/攝)
今年35歲的羅威曾在外闖蕩多年。2014年底,他回...
詳細>>
今年8月,韓乙鋒又一次“換工作”了。
8月27日,濟南遙墻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建設推進會召開,標志著這一工程從前期規劃報批階段進入啟動建設階段。之前跑前跑后忙著總體規劃修編、項目可研批復、推進初步設計的山東省機場管理集團建設指揮部總工程師韓乙鋒,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項目建設中。
1995年,韓乙鋒從同濟大學交通工程系畢業。在留在上海與回到家鄉山東之間,激情滿懷的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進入了當時的民航山東省管理局。之后的27年,濟南國際機場快速發展,韓乙鋒的工作也隨之不斷調整。
2002年,民航機場屬地化改革大幕拉開,民航山東省管理局變身為民航山東監管局和濟南國際機場兩家單位,又一個選擇擺在韓乙...
詳細>>
十幾年前,在中國民航大學甲子校慶晚會的舞臺上,站著兩位教師代表,年齡大的是退休老教授鄧福慶,年紀輕的是張艷玲。
“建設具有更高水平民航強國的重任將落在你們身上,希望你們打好理論基礎、專業基礎和外語基礎,熱愛中國民航事業,熱愛本職工作。”參加兩航起義時只有26歲的鄧福慶在耄耋之年依然字字鏗鏘。
“緣分真是奇妙!”張艷玲所在的英語專業是中航大辦學最悠久的專業。建校之初,鄧福慶等幾位兩航起義老專家便參與了“航空概論”英語課程的開設準備和教材編寫工作。1985年張艷玲在入學時,就是捧著這本油印的教材,聽老專家講“大鐵疙瘩”如何飛上天。雖然課時有限,但她自此對民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畢業后,張艷玲...
詳細>>
“領導,我想調回海南了,雖然香港各方面都很好……”2020年5月的一天,機務老師傅何昌懷聽說海航技術旗下大新華飛機維修服務有限公司準備啟用新機庫,迫不及待地給負責領導打了個電話。
何昌懷在一站式飛機維修基地定檢機庫
何昌懷是土生土長的海南人,對海南這片土地有深厚的感情。2012年8月,他從海航技術外派到香港航空修飛機,原計劃只工作兩個月,可香港航空的領導有意讓他留下。在征求家人意見后,2013年6月,他正式入職香港航空。
這種工作機會對生活在海南的人來說非常難得。當時,海南正在建設國際旅游島,而香港早已建成自由貿易港,是令人向往的國際化大都市。
時間很快來到2018年,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建設...
詳細>>
9月的廣州,初秋的傍晚,日復一日的暴雨驟停,天空如水洗般湛藍。一架架飛機匆匆趕路,在多彩的廣州塔上空轉彎,留下白色的軌跡,成為市民爭相拍攝的美景。
“天上的飛機也會‘堵車’,下雨天就更容易堵了”。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安全業務室主任黃平也忍不住掏出手機,但他關注的不是美景,而是以往航班“繞圈圈”的軌跡如今被一條條“大直線”取代。
飛機不像汽車,遇到擁堵無法剎停,只能原地繞圈圈等待。“天上的圈圈少了、直線多了,意味著航班運行更加順暢。”黃平嘴角微微上揚,“我們空管人建設京廣大通道的努力見效了!”中南空管局所轄空域在雷雨、臺風天氣的持續襲擾下始終高效運行,共計保障京廣大通道相關航班5.35萬...
詳細>>
如果在2016年告訴章株峰,他工作過的江蘇南通興東國際機場在幾年之后將實現跨境電商貨物占比超過全部出口貨物的一半,還馬上要迎來電商巨頭成立的主基地貨運航空公司,他或許會覺得不可思議。因為當年南通機場貨運業務仍以傳統客機腹艙普貨為主,貨郵吞吐量不大。
江蘇京東貨運以南通為主基地
而短短5年后的2022年7月,作為南通滬通空港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章株峰和同事們交出了這樣一份成績單:國際航線貨郵吞吐量創歷史新高,其中跨境電商出口貨量同比猛增104.6%,在出口中的占比首次超過普貨,達50.98%。而計劃以南通機場為主基地、今夏獲得頒證的江蘇京東貨運航空...
詳細>>
“我初見的貨站在老安檢站對面,現在看起來地理位置還不錯,車水馬龍,而當年已經是機場的邊界地帶了,旅客只有在需要托運寵物時才會想到這里”。2001年,剛畢業的周茜回到了在山上、在橋上、在霧里、在火鍋里的家鄉重慶。那天,她橫穿重慶江北機場才來到貨站。“貨站設施簡陋,庫房里光線不太好。經理叫了一盆巴渝兔,我們國際部不到10個同事圍坐在一起,算是我的歡迎儀式”。
盡管在1995年重慶江北機場已經被正式批準為對外籍飛機開放的口岸機場,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機場僅運營一條國際航線、一條地區航線,貨站進出港的只有港龍航空、勝安航空的航班。“我當時覺得已經很不尋常了,畢竟在西南地區,這樣的機場真不多”。
作為西部工業重鎮,重慶的汽車、摩托車產業獨大,但這些產品基本上無法通過航空運輸。為了持續拉動經濟增長、推動城市發展,重慶開始思考產業轉型,重慶江北機場也...
詳細>>
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2號航站樓內,一名旅客在“白色小企鵝”——自助值機設備——上打印好行李條,貼在了行李箱上,而后進入自助行李托運區,準備完成行李托運。就這樣,一場沒有工作人員干預的“行李旅行”拉開了序幕。
天府機場行李分揀系統
2022年暑運期間,看著天府機場逐漸增加的客流量,擁有26年行李系統建設運營經驗的喻利靈滿足地笑了。他說:“‘小企鵝’是‘行李旅行’的起點。從它開始,‘小’行李有了‘大’智慧,我10年前的夢想終于實現了。”
2012年7月28日,成都雙流國際機場2號航站樓投入試運行。當時雙流機場已采用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行李全自動托盤分揀系統,與過去以人工分揀為主的方式相比,行李分揀效率...
詳細>>
9月16日,是湖北鄂州花湖機場開通第三條客運航線的日子。9時,夾雜著各地口音的旅客們已經在嶄新明亮的鄂州機場航站樓內準備值機。一個半小時后,他們即將成為鄂州機場第一批飛往廈門的旅客。
此刻,飛行區管理部部長助理陳少圍和同事們正在進行跑道巡視檢查,確保跑道安全。自鄂州機場7月開航以來,陳少圍的工作內容就從負責飛行區工程建設轉為負責機場運行安全。回到辦公室,他習慣性地望向辦公樓對面的機場高速路。這是他在鄂州與武漢之間往返的必經之路,這條路寫下了屬于他的“雙城記”。
2018年,早已在武漢安家的陳少圍來到鄂州,進入湖北國際物流機場有限公司,負責鄂州機場飛行區工程建設。初來乍到之時,鄂州機場項目...
詳細>>
“麟輝,這個‘五一’小長假我們湖南通航飛行‘井噴’了,5天時間共飛行434架次、68小時4分,環比分別增長200%和123.3%,同比分別增長285.5%和291.1%。咱們低空改革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了!”在電話那頭,湖南省通航服務中心長沙飛行服務站的老同事給劉麟輝打電話報喜訊。
讓劉麟輝開心的不僅于此。“現在不僅是湖南本省的通航企業,很多外省的通航飛機研發制造企業造好了飛機也想到湖南試飛驗證。原因無他,就因為在湖南‘飛得起來’!”劉麟輝笑著說。
如今,湖南低空改革創造了十項全國第一:第一部省級低空空域劃設方案,第一份軍地民三方聯合發布的低空空域協同運行辦法,第一個可服務全省的A類飛行服務站,第一個覆蓋全省的...
詳細>>
“不靠海,不沿邊,走向世界靠藍天”。對于這條發展箴言,生活在中俄朝三國交界的延邊人民并不完全認同。在他們看來,盡管當地的鐵路、公路、海運交通都很便利,但藍天仍是大家走向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通道。
作為名副其實的沿邊地區,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東部,東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地區接壤,南隔圖們江與朝鮮咸鏡北道、兩江道相望。
延邊的機場坐落于州府延吉。說起延吉朝陽川國際機場,無論是機場工作人員還是當地旅客,言語中都透露出濃濃的驕傲:“在東北,延吉不僅擁有首個年旅客吞吐量突破百萬人次的支線機場,更擁有‘最有國際范兒的機場’!”
延吉機場夜景
在一個總人口207.2萬的自治州,這樣的運輸成績...
詳細>>
疫情反復,孟海瑞和同事們決定提前幾天趕往北京,籌備太原機場三期改擴建機場工程(第二批)初步設計評審會的前期工作。評審能否通過,關系到工程能否全面進入建設階段。他不想出現任何紕漏而影響項目的整體進度。如今,看著太原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火熱的施工現場,他時常感慨,自己竟然和同事們一起完成了那么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太原機場三期效果圖
孟海瑞在山西航產集團已經工作了13年。作為民航專業工程建設的專家,他一直在機場建設一線摸爬滾打,從基礎設施建設、配套項目到零星維修、應急搶修,天上的航線越開越多,而孟海瑞則深度參與了機場在地上的每一次“成長”。
工作中的孟海瑞
他剛工作時,正值太原...
詳細>>
多年前,李萍從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畢業后回到家鄉,在敦煌研究院工作。當時前往敦煌的游客很多來自日本,對敦煌文化的癡迷讓許多專家、學者、藝術家在莫高窟流連忘返,甚至有的一住就是好幾個月。
然而,由于交通不便,許多人都無法輕易圓“敦煌夢”。有一次,李萍從日本結束交流回國,日方代表在她出發兩天后給敦煌研究院院長打電話,院長卻說人還沒回來,這讓日方非常緊張,生怕人出了什么事。
“當時我還在回敦煌的火車上,回到研究院才有條件打電話。”李萍說,“日本到北京的航班才3個小時,從北京到敦煌卻要近60個小時。他們聽了之后感嘆敦煌是那么遙遠!”
1988年,李萍在日本奈良參觀(受訪者供圖)
好在不久之后,敦煌機場開航,當年共運行4個月,運送旅客1300人次,運輸行李及貨物12噸。自此,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架起了空中橋梁,大大方便了中外游客。由于當時是邊建設邊通航,航班較少,加之受跑道長度限制,只能起降伊爾—...
詳細>>
今年7月,第一屆京張冬奧場館定向賽吸引了上千名戶外運動愛好者齊聚張家口崇禮。他們在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等多個冬奧會場館間穿行,享受運動樂趣,感受冬奧文化。
在張家口機場一落地,濃厚的冬奧氣氛就撲面而來。紅色道旗、雪山景觀擺臺、可愛的吉祥物,特別是2號航站樓二層西側的陸地冰壺賽道、仿真冰壺賽道,以及桌面冰壺和冰球體驗區,一試身手的旅客絡繹不絕。
張家口機場機坪
“我來為您講解一下冰壺的規則和玩法。”張家口機場的志愿者熱情地為旅客服務。
“冬奧人文景觀是首都機場傳媒公司為我們量身定制的,志愿者是河北機場集團協調體育局為我們專門培訓的。”張家口機場總經理焦曉禮說,“在首都機場...
詳細>>
1978年出生;11歲輟學打工;17歲開始創業;22歲成為鄉里有名的“萬元戶”;31歲成立合作社,帶領農牧民脫貧致富;41歲登上“脫貧攻堅”彩車,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典游行……
云登加措被評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受訪者供圖)
從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再到因脫貧攻堅屢獲表彰,能吃苦、腦筋活的云登加措把一手爛牌打得無比精彩。他的故事要從隱藏在大山深處的商機和像祥云一樣飛過藍天的“銀鷹”說起。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大會上,云登加措在“脫貧攻堅”方陣彩車上(受訪者供圖)
云登加措的家鄉位于西藏林芝工布江達縣群山包圍的朱拉鄉,是西藏出產松茸品質最高的地方。對當地農牧民來說,采松茸是...
詳細>>
“瞧,‘觀景臺’又有老鄉來看飛機了!”
在延安南泥灣機場航站樓南側圍界外有一座小山坡,站在上面可以近距離觀看飛機起降。2018年11月8日,延安南泥灣機場正式轉場運營后,附近村鎮的老鄉們就發現了這塊“寶地”,幾乎每天都有人帶著沒坐過甚至沒見過飛機的親朋好友來這里一飽眼福,在引擎轟鳴的震撼中伸直了脖子,好奇地巴望著。來的人多了,原本還有些不平整的小山坡竟然被慢慢踏平,也就成了員工們所說的“觀景臺”。
2018年11月8日,延安市民在南泥灣機場候機樓前打著腰鼓慶祝新機場正式投運通航
說起“觀景臺”,已經在機場工作了30年的延安南泥灣機場紀委副書記蘇建增的感情有點兒復雜:“一開始覺得新奇,也挺自豪...
詳細>>
昆明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城市,氣候宜人,風光秀麗,加上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常年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如今,提起昆明機場,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造型獨特、金碧輝煌的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航站樓。而10年前,昆明的機場還是坐落于市區的巫家壩國際機場。作為當時國內離市區最近的民用機場,巫家壩機場是昆明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對老昆明人來說,每天看著上百架次航班從頭頂飛過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有著特殊的親切感。
為喜迎20大,園藝工人為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航站樓前的花臺更換鮮花
發展的車輪滾滾向前。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昆明城市的建設發展,受地理位置局限,巫家壩機場早已無法滿足民航業的發展需求,昆明需要一座更大、更現代化...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