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互通:聯邦快遞助力亞洲中小企業成長
——專訪聯邦快遞亞太、中東和非洲地區總裁裴佳華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聯邦快遞始終站在第一線,維持供應鏈的暢通。2020年1月~2021年5月,聯邦快遞已經向全球運送了近9萬噸的個人防護裝備,其中包括超過22億個口罩。公司承諾向服務于美國和世界各地社區的非營利組織提供運輸支持,包括“國際直接救濟”“國際醫療隊”和“國際心連心”組織。聯邦快遞致力于推動世界的發展,同時為世界各地的客戶和團隊成員提供服務。
所有人的生活節奏被改變,亞太地區自然也不例外。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影響全球經濟,還徹底改變了各企業的運營、交易、供應鏈管理,乃至全球的貨物運輸方式。

貿易協定促進復工復產
聯邦快遞亞太、中東和非洲地區總裁裴佳華表示:“亞洲經濟體及其面臨的挑戰是多樣化的。長期以來,這一地區在全球供應鏈上發揮著關鍵作用。在后疫情時代,亞太地區擁有巨大的潛力來推動商業復蘇。例如,預計到2030年,東盟的GDP將達到4.5萬億美元(約合29.1萬億元人民幣),這為提升未來的經濟韌性創造了極大的機遇。”近期的事件也證明,當全球商業陷入停滯時,區域范圍內仍可以繼續維持經濟增長,畢竟60%的國際貿易是區域內的貿易。但要實現這一點,保持國內外的互聯互通至關重要。
2020年,亞洲內部的貿易量降低。但隨著今年全球需求的恢復,預計其增速將反彈6.6%,因此《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貿易協定才顯得意義重大。2020年11月簽署、目前正在等待核準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將為東盟10個成員國,以及澳大利亞、中國、日本、新西蘭和韓國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這種合作有利于加強并促進亞太地區的發展。亞洲內部貿易量增長預計最終將超過《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下的貿易量,加之業務推薦、交叉銷售和客戶關系管理,區域內的貿易目前已占到亞洲總貿易量的一半以上。這一切都將為小企業和電商企業帶來更大的銷售額、更高的客戶忠誠度和更大的增長可能性。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不僅是中國參與的首個多邊自由貿易協定,也是中日韓三國首次共同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首次通過自貿協定將市場連接起來的3個東亞國家將是最大的受益者。得益于《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中國的出口額預計將增加2480億美元,日本將增加1280億美元,韓國將增加630億美元。東亞三巨頭之間的貿易將成為這一增量的重大動因。鑒于中國正在實施“雙循環”戰略,中國境內外的生產、分銷、流通和消費也將建立更加有效的聯系。
規則改變加速技術賦能
裴佳華表示:“由于中小企業經常與客戶直接互動,他們是受貿易規則變化影響最大的群體。這些貿易協定釋放出一個信號,中小企業變革的機會增加,可能性也在增大。疫情防控期間,許多中小企業嘗試推行改革。例如,與聯邦快遞密切合作的一家醫療設備制造商的供應鏈橫跨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和菲律賓。他們正在采用靈活的制造模式,以確保在多個國家組裝其醫療設備。通過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他們正為未來的企業發展提供重要思路。”
為了接觸新的客戶群,另一些企業正將業務轉移到線上。居家隔離期間,消費者幾乎所有購買行為都發生在線上,這加速了電子商務的增長,促使網店數量激增。網上超市的采用率也在不斷攀升,預計其年增長率將達到30%;在線零售滲透率將翻番,從2020年的5%提高至2024年的10.6%。弗雷斯特市場咨詢(Forrester)的數據顯示,亞太地區在線零售額預計將從2019年的1.5萬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2.5萬億美元。中國仍將是亞太地區最大的市場,線上零售額到2024年預計將達到2萬億美元。
網上購物和數字交易的熱潮將世界各地的客戶與供應商聯系起來,推動中小企業發展成為國際化的本地企業。這也是為何隨著電子商務的日益發展,聯邦快遞要專注于創新和自動化技術,以幫助小型企業實現跨境商務交易、擴大規模的原因之一。以FedExSurround為例,這是一個利用微軟的智能云支持聯邦快遞物流網絡的突破性合作項目。該項目通過近乎實時的貨件追蹤,使供應鏈具有更大的可視性,推動實現更精準的物流和庫存管理。
“除在客戶需要的時候,靈活運用自身的網絡優勢之外,聯邦快遞還能提供交互式電子商務遞送解決方案,如FedEx?DeliveryManager。這是一種極佳的非接觸式遞送解決方案,可幫助電商企業為住宅客戶提供定制服務,使客戶自定義快件的接收時間和地點。”裴佳華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轉折點,中小企業正在為迎接未來重新制定自身的發展策略。我們必須共同以創造性的方式規劃和適應未來,使中小企業與客戶做生意變得更加輕松,使經濟迎來蓬勃復蘇。現在,我們就必須提前籌謀,為未來做好準備。”(《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張人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