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抗疫,我們用‘堅定’‘堅持’‘堅守’換來今天的成果。如今,疫情這場大考還沒有結束,大家還不能掉以輕心和麻痹大意,更不能讓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前功盡棄。我們相信,只要采取更為科學、果斷的措施,就一定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保證首都機場的正常運行……”首都機場股份公司運行控制中心黨委在近日召開的閉環運行管理啟動會上,向每一位運控人發出激動人心的號召。

為了確保“防疫不失控,運行不中斷”,首都機場股份公司運行控制中心(以下簡稱“首都機場運控中心”)根據北京市和民航上級單位的要求,未雨綢繆、精心部署,以科學之策應對非常之難,開啟閉環運行管理模式,確保首都機場運行指揮平穩如常。
黨旗·飄揚
在此次閉環運行管理工作中,首都機場運控中心黨委進一步深化落實首都機場股份公司黨委“把黨組織建在封閉運行區域現場”的工作要求,靠前指揮、統籌協調,在人員編隊動態調整的基礎上,吹響閉環運行管理防控集結號,成立了6個臨時黨支部。臨時黨支部聞令而動,在關鍵時刻切實發揮起黨組織戰斗堡壘的作用,讓黨旗在閉環運行的一線高高飄揚。
在臨時黨支部的號召下,許多黨員主動請纓,這其中有即將退休的老黨員老骨干,有剛剛入職的青年黨員,還有夫妻都在首都機場運控中心工作的雙職工。首都機場運控中心老中青三代黨員以實際行動無私無我、沖鋒在前,帶領廣大群眾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能攻克的難關,時刻守護旅客出行平安、順暢。
行動·有我
為了牢牢把握抗“疫”主動權,首都機場運控中心聚焦核心業務和重點場所,提前開展人員工作、生活場地的踏勘和規劃,對運行保障力量和人員資質進行科學評估、綜合研判,及早拿出疫情防控應急保障方案,為非常之時的保障工作擬好“備戰書”。
11月23日,根據疫情的動態變化和防控政策要求,首都機場運控中心瞬時進入應急狀態,在線緊急召開部門動員部署大會,宣布啟動應急保障方案,進入閉環運行管理模式。根據方案中的規劃和部署,運控一線大廳和機坪塔臺9層兩個區域作為閉環管理區域,開啟“一備二”值班模式,以萬全之策確保“中國第一國門”運行不中斷。
“我們會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一位即將進入閉環的運控人說,“并且根據上級政策的要求,堅持一個目標、一個聲音、一致行動,相信我們一定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星夜·出發
“運控中心第一批閉環值守人員已經全部上崗完成工作交接,正式進入閉環保障。”
“運控中心機坪塔臺開始全坪指揮,目前總體正常,夜間航班量適當,運行平穩。”
11月23日,隨著指針跳入22時,首都機場兩個工作場所共同開啟閉環運行管理模式。
在本次閉環運行管理中,首都機場運控中心的領導班子深入一線崗位,根據統一安排,自第一套班開始輪流“領戰督戰”,確保全體人員以最飽滿的狀態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各項工作。
“我們這支隊伍是先鋒隊,大家要迅速調整進入狀態,各席位工作交接要細致、全面,席位人員之間要明確分工,全員要再次熟悉席位預案和保障流程,確保各項工作高效有序開展……”
值班經理叢瑞鵬帶領新組建的班組,第一個進入一線值班大廳閉環管理運行狀態。根據班組調整計劃,首都機場機坪塔臺和一線值班的四個班組經過重新整合,合并為三個新班組,開啟“3+6”的值守模式。“后臺有三個模塊的人員力量一起補充進了班組,全力進行支援。”運行管理模塊主管馮立偉說,“關鍵時刻,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就一定能攻下一個又一個難關。”馮立偉作為支援力量,一起加入閉環運行。其他模塊人員也隨時準備,確保一線運行力量充足,運行平穩有序。
在高高的塔臺上的另一個戰場,班組負責人朱南帶領新組成的機坪管制班組,在東塔臺9層同步開啟閉環運行工作。為了確保指揮更加安全平穩,除了做好人員隊伍的整合,機坪管制還對席位資源進行了科學評估和研判,開啟“東西合璧”的全坪指揮模式。“目前,機坪閉環管理一班共到崗17人,其中指揮席位資質管制員14人,協調席位資質管制員3人。”朱南說,“時間上將一天劃分為三個時段執勤,每八個小時都有十分充足的人員力量。”
在配齊配好人員力量的同時,為了讓機坪人員能夠更加安心工作,首都機場運控中心的領導班子成員和其他同事一起送第一批閉環管理的機坪人員進場上塔。“我們一定不辜負期望,在塔上和大家遙相呼應,一起守衛首都機場的‘大腦’順暢運行。”朱南說。(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陳錫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