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的來臨為冬日的北京又增添了幾分蕭瑟。受疫情影響,夜晚的北京城變得格外安靜,而此時此刻的首都機場卻燈火通明,依然一幅繁忙有序的場景。面對此次突如其來的疫情,首都機場股份公司運行控制中心(以下簡稱“首都機場運控中心”)迅速啟動了疫情期間特殊情況下的閉環運行模式。在首批閉環運行人員中有這樣一對“小夫妻”,他們不計“小家”得失,以“大家”為重,攜手同行、并肩作戰,用雙倍的堅守筑牢防疫屏障。


11月23日中午,一通電話打破了鄒杰和王寬家中的寧靜:“請做好準備,今晚10點,正式開啟閉環運行。”接到任務的夫妻倆迅速著手準備。他們是一對“小夫妻”,都在首都機場運控中心一線工作。鄒杰是坪安班組的機坪管制員,而王寬則負責運控大廳數據工作。雖然互相之間沒有商量,他倆卻跟約好了似的,在各自班組中都主動提出愿意第一批進入閉環運行保障隊伍,而且早早就開始了籌備工作。做核酸、安頓寵物、收拾換洗衣物、攜帶生活必需品……忙得不可開交。
這一天,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一起出發——一個奔赴塔臺9層,一個進入運行值班一線的指揮大廳,他們共同開啟未來數天的閉環工作和生活。
晚上10時,伴隨著航班集中進港,鄒杰和王寬的閉環工作正式開始。此前,機坪管制對席位資源進行了科學評估和整合,開啟了夜間東西區的全坪指揮模式,作為首批合席位人員,鄒杰深知自己責任重大,“第一次晚上10時合東西區席位,運行還是有一定壓力的,我在主任席位要做好統籌監控”。
與此同時,王寬也開始進入一線值班室,狀態飽滿地開展數據席位工作:發送次日航班計劃,處理航班動態信息,統計中高風險地區進港航班以及國際、港澳臺進出港航班……每一項工作的開展都為航班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撐。
小雪節氣一過,北京的氣溫開始跌破冰點。掐著排班表上鄒杰下席位的時間,王寬打去了電話,“管制室冷不冷,保障用房空調暖氣足不足,多喝熱水小心著涼……”“我這里都好,你早些休息……”寒夜里,愛人的叮囑總是帶著滾燙的溫度,跨越場內與場外的距離,帶來近在咫尺的暖意。
在他們看來,隨著天氣的變冷和年關的臨近,首都機場的防疫工作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為了在疫情下服務好每一個航班,哪怕日夜顛倒,哪怕值班時間加長,他們都會毫不退縮、無畏向前、從容戰疫,爭當黨員先鋒,全力做好分內之事。
這對“小夫妻”正是首都機場運控人的一個縮影。他們肩上承載著厚重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身上彰顯著共產黨員的先鋒精神,用行動詮釋了首都機場青年敢于擔當的精神品格。在疫情防控的前線,每一位首都機場人都是心照不宣的戰友,彼此激勵、和衷共濟,用雙倍的擔當筑起戰疫的堅強堡壘。(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羅卓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