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李恒 報道:“太感謝了!感覺離家越來越近了,你們的服務真的很貼心、你們的服務真的很暖心。”12月2日,一名有視力障礙學生旅客,在面對航班臨時取消時,對長春機場工作人員主動幫助其聯系航空公司,辦理改簽相關手續,順利搭乘后續航班出行,表達謝意。
近期,吉林省內眾高校相繼放假,為做好省內高校學生返鄉保障工作,長春機場主動服務于大學生出行需求,在確保安全運行和疫情防控的基礎上,開展“扶上碼,送一程”活動,通過制定保障方案、落實防疫措施、安排專屬服務等全流程服務保障工作,確保學生旅客實現“順利出校門”、“放心進艙門”、“平穩進家門”,在凜冽的寒冬讓高校學生感受到長春機場的溫情。
提前部署,降低聚焦風險
由于學生旅客返鄉要求不一,目的地遍布全國各地,極易造成學生旅客群體到達機場時刻集中、托運行李積壓現象發生。面對這一現狀,長春機場第一時間制定保障方案。通過對高校學生出行情況統計和重點需求城市梳理,選派業務骨干組成的專門保障隊伍,全力保障高校學生返鄉潮。
一方面,為緩解客流高峰時刻壓力,提高旅客辦理乘機手續和“掃碼”效率,長春機場采取“分區管控、限時分流”措施,對值機柜臺及“掃碼區”進行優化調整。采用提前設置好值機區域出入口隔離帶擺放位置,對不同航班時段的旅客進行區隔方式,減少學生排隊等待時間。另一方面,在劃定區域的入口處安排專人,將航班出港時刻在四小時以內的學生引導進入劃定區域,按照時間標準進行滾動管控。并派出專人引導航班出港時刻在四小時以上的學生錯峰辦理。
在每日航班保障中,此舉措有效緩解了行李分揀高峰時段壓力,減緩了旅客集中等待時間,得到了廣大高校返鄉學生的一致好評,學生們紛紛認為這一方法,既減少了排隊時間,又有效降低聚焦可能帶來的病毒傳播風險。
合理安排,提供便利服務

12月3日清晨,新一天離校返鄉的高校學生已經早早進入了候機樓。當面對因各地及航空公司疫情防控政策更新較快,各地健康碼、報備程序多種多樣時,很多學生旅客不知如何操作。此時,一位身穿“紅馬甲”服務人員察覺后,主動走向前,引導學生們前往值機柜臺區域旁設置的“掃碼驛站”,詳細講解北京、西安、南京、杭州、三亞等重點城市“健康碼”信息填報方式及流程,協助學生旅客查驗目的站健康碼、填報目的站報備信息,有效解決了學生們“掃碼”困擾。同時,為了切實做好高校學生返鄉工作,長春機場以“雙重查驗”的方式,除在值機柜臺區域查驗旅客健康申報信息外的基礎上,在登機口處也通過廣播提示等方式,幫助旅客查驗目的站“健康碼”,確保長春出港旅客均符合疫情防控政策,確保為學生們提供快捷、便利的出行服務。
積極應對,高效保障
面對高校返鄉學生行李量大、“超規”行李占比高、超重行李多等特點。長春機場從“配足保障資源,優化保障措施”著手,提前模擬行李保障流程,合理調配現場人員,細化行李消殺、行李分揀流程等各環節的防疫和服務保障措施。并始終嚴格落實“六個完全分開”“三個不交叉”工作要求,確保為旅客們筑牢健康安全防線。
北國春城冬日里,天總是亮的很晚,但每天凌晨五點,一天的行李出港保障工作早已經在分揀廳全線全面鋪開。只見,出港行李分揀組,行李運輸組及異常行李處置組組員們各司其職,全部投入到出港行李保障中。
晚上十點后,行李分揀區、超規行李操作區、特殊行李處置區依然燈火通明,此時的貨運科值班科長不僅要穿梭于各工作區進行現場協調解決問題,還要實時監控著行李保障各操作環節,確保所有行李安全順暢出港。她說:“堅決不讓行李積壓,貨運科行李保障小組的隊員都是好樣的,大家都能密切配合,共同打好這場硬仗”。
在冰雪早已覆蓋足跡的大地上,長春機場將繼續加強與各航空公司溝通協調,做好返鄉學生信息收集報備,掌握各地疫情防控出行政策,溫暖學子們回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