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師宣講、學生現場問答的方式,宣傳網絡安全知識;開展走訪學生宿舍活動、組織主題班會,傾聽學生困惑,指明學習方向;以專業競賽為抓手,讓理論在競賽中更加深刻......
近日,中國民航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把后半學期打造成“網絡安全學習月”,開展一系列宣傳科普工作。
“希望用專業知識幫助身邊更多人”
“我們作為一名安全專業的學生,是信息安全的先行者,我們希望用專業知識幫助身邊更多人。”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2022級信息安全A班學生林沫含說。
拉橫幅、掛易拉寶、撰寫宣傳單、準備現場問答問題,學生們爭做安全知識的宣傳科普者,合力準備本期活動的一切材料。他們把“網絡安全 從身邊做起 從小做起”“用網不安全 學生兩行淚”“今天你安全用網了嗎”等有趣的標語寫在橫幅上,用來引起身邊學生的注意。安全這個命題盡管十分宏大,但是每個人都須從小做起、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
十月的一個下午,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網絡安全知多少”活動在東麗校區北區北十九公寓西側開展。學生們有條不紊布置活動現場,拉起橫幅、立好易拉寶、設置好宣講講臺。新穎的活動現場立刻引來許多師生的駐足,紛紛參與這場陣仗不小的活動。
現場問答環節把活動推向高潮,師生們在答對與答錯之間反復徘徊,甚至一度跌入答錯的泥潭而無法自拔。有學生扶穩了眼鏡不禁說道:“如果不是今天的問答環節,我遲早要吃一回電信詐騙的虧!” 引得師生捧腹大笑。
但其實,引導答題者答錯正是他們的“精巧設計”。
“現場活動問答環節的題目需出得難一點,答錯一次印象才會更加深刻。”設置問題的2022級信息安全A班學生陳書涵說。
陳書涵表示,自己在思考問答形式宣傳科普的時候就一直在思索究竟怎么能讓學生們接受這些枯燥的知識。平鋪直敘太傳統,大舉實例太蒼白,只是教、講就過于枯燥,大家都不喜歡聽,也不易于學習記憶,效果不理想。也許學過以后還是回憶不起具體的知識點,但是會記得那天下午犯的錯,也會記得那天下午自己所給出的答案。那就不妨讓這場活動有趣一些。
就這樣陳書涵帶領其他組織策劃的學生在設置問題時,在正確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之上,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設置,誘導答者選擇錯誤答案。因此他們在呈現知識的過程中,有意埋藏了易錯點、設置了易錯的“圈套”。
這個好辦法,營造了現場歡愉氣氛的同時,也讓師生在錯過、笑過之后加深了對網絡安全知識的印象。
傾聽學生困惑 近距離交心談話
大一新生剛入學不久,懷著對安全科學工程事業的熱情,成為了網絡信息安全知識宣傳科普的學生先鋒分子。但相較于大一新生,大三大四學生在經過幾年學習后產生了一些困惑,在繼續攻讀或者轉專業、考驗或者就業之間難于抉擇。
網絡空間安全系組織研究生和本科生導師走訪學生宿舍,與學生近距離交心談話。20天的時間內,共有研究生和本科生導師20余人次,走進50余個學生宿舍,走訪300余名專業研究生和本科生,收集到學生反饋意見10余條。充分溝通了學生的心靈,傾聽了學生意見,并給出針對性建議。
只是線下簡單溝通或者是微信上聊天,難免不夠專業、不夠全面、不夠細致。信息安全專業班導師的各專業教師聯系學院開展一場專項解讀班會,用全面細致的宣講形式,讓有困惑的學生能夠找準自身定位。
解決急難愁盼,一場名為“考研or就業”的主題班會在2020級信息安全B班召開,學院副院長楊建忠和班導師付宇用一個一個故事,講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進而引出民航網絡安全對行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并圍繞科學研究與就業前景進行細致闡述。會談上,筆記本分門別類地記錄著內容,娟秀字跡中暗含著中航大學子人生的方向。經過傾聽講座、認真梳理,學生們感到一切都豁然開朗。
賽出信息安全技術競賽的最好成績
安全沒有上限,競賽方可至臻。
中國民航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帶領學生隊伍在2022年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
然而,從全國數千名參賽師生,數百個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贏得鮮花和掌聲,永遠不是一路坦途。
路雖遠則行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教師吳志軍帶隊在2022年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大賽的作品榮獲優勝獎,獲獎學生表示,隊伍中許多學生都在緊張的考研備戰中擠出時間來準備競賽,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在錨定選題時,只好盡可能地選擇更為鮮明突出的選題,最終聚焦于航空地空數據鏈安全領域,采用國產密碼算法實現航空地空通信的安全,符合國際民航組織ICAO積極倡導的Security支撐Safety的發展戰略,也完全契合航空交通運輸的特點。“這段經歷充實了我的大學生活,與考研也是互相促進,而且不論是對考研還是以后在工作崗位上都會很有價值。”獲獎學生鄒嘉旭如是說。
而2022年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大賽中創新能力賽競爭更為激烈。全國分為8個賽區進行選拔,分為線上初賽、線下分區賽和全國總決賽3個階段,共吸引全國495所高校2218支隊伍報名參賽,共7178人注冊報名,參賽的戰隊、人員數量創下歷屆之最。經過層層選拔,最終82支優秀隊伍入圍全國總決賽。中國民航大學2支隊伍共8名學生入圍華北賽區決賽,經過學生與指導教師的不懈努力,教師楊宏宇指導的1支研究生隊伍榮獲華北賽區三等獎好成績。
在本次比賽中有一個特別選手——楊海云,他時隔四年再次代表學校奪得該類獎項。
楊海云是學校信息安全專業2015級本科畢業生,2018年他代表學校參賽取得華北賽區三等獎。考研上岸后,他作為研究生隊伍中的一員再次參加競賽,獲獎時他非常激動地說:“各大院校都很重視這項比賽,時隔四年,各大參賽學校的隊伍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要想獲獎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四年前我備戰比賽的場景歷歷在目,今年信念更加堅定。”
在網絡安全宣傳月期間,中國民航大學組織校園第八屆信息安全技術競賽。參與本次校級競賽組織工作的信息安全專業2020級學生汪晨旭表示,從賽前的聯系出題方、出題準備、競賽平臺搭建、賽題審核等,再到賽后為參賽選手編寫題解、復盤賽題,都投入大量時間。在這期間,汪晨旭見證了大賽開展的過程,參賽學生一門心思地備戰和思考問題,激發起學習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專業知識的積極性,培養創新意識、團隊合作精神。“安全沒有界限,不斷歷練、不斷比較才能趨于至臻。”汪晨旭說。
......
今年的各項比賽雖然已經結束,但是專業的競賽培訓工作以及信息安全的宣傳普及和熏陶還在繼續......
網絡空間安全系教師張禮哲邀請校外專家開展線上網絡靶場及內網滲透培訓;安全信息技術的主題班會還在宣講;學生自發組織的現場問答環節仍在歡聲笑語中繼續進行著。